《北京日报》 2002.4.18 戚海燕
“神舟三号”飞船试验圆满成功后,想不到在北京大学项目管理硕士班上碰见了袁家军。这位“神舟”飞船的总指挥,属虎,整40岁,英俊得像演员,身体棒得像运动员,在航天圈子里有“少帅”之誉。没想到这位“少帅”还格外好学,啃上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项目管理,平添了一股儒雅气质。
因为太年轻了,不得不学着充实自己,厚重自己。他从三十七八岁时开始担任“神舟”飞船总指挥。年轻的肩膀,如何能胜任如此复杂的系统工程,如何能担起如此繁重的担子?他选择了在繁忙的工作间隙不断“充电”。在袁家军宿舍的床头,《阿波罗登月之旅》、《组织机构中的项目管理——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时间、技术和人力》、《第五项修炼》等中英文管理类书籍,摞得高高,字里行间,红、黄两色圈圈点点。两年前,他成为北航在职博士生。“神舟三号”发射前夕,他又带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几位骨干,来到北京大学,捧起了项目管理的课本。
因为肩上的担子太重了,不得不学着把压力变成团队的动力。飞船总指挥,除了重大的技术决策,还有型号计划、质量管理、大系统间联调等繁重的工作。“神舟一号”、“神舟二号”、“神舟三号”试验飞船相继发射成功了,但作为飞船现任总指挥,要协调方方面面实现载人航天的目标,仍面临巨大挑战。他对记者说,载人航天工程是迄今为止最复杂的航天工程,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几乎不可能完成。作为飞船总指挥和责任人,非常需要用先进的管理理论来指导实践。
因为太忙了,不得不以过人的毅力坚持学习。他笑着对记者说:“时间不是海绵吗?要挤还是有的。”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载人上天的团队目标,早日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。但作为飞船总指挥,袁家军是否也想有一天能乘着自己打造的飞船遨游太空呢?他说:“有这样的机会当然更好啦,我在高中和大学毕业时两次参加飞行员体检都以绝对优势通过了。当时北航700多人报考,只有9人合格,我就是这九分之一。但因为已被录取为五院的研究生,相当于迈进了航天的门槛,只能忍痛割爱。”有人跟他开玩笑,说他过于魁梧,怕进不了飞船。袁家军则幽默地作答:“那就把飞船造得大一点。”
|